下列对于加强国际合作的主要依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的原料,并出售全部的产品
B. 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的资金、设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C. 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要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D. 世界大国可以不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④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该地区的国家不包括( )
A. 越南 B. 印度 C. 菲律宾 D. 马来西亚
2.某些地区地标性景观不在图中所示地区的是( )
A. B. C. D.
3.图中甲海峡直接沟通的大洋分别是( )
A. 大西洋和印度洋 B. 太平洋和大西洋 C. 太平洋和印度洋 D. 印度洋和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 题型:选择题
(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人种分布在整个非洲 B. 印第安人是黑色人种
C. 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 D. 维吾尔族人是白色人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发展与合作 题型:解答题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理解人类是否生活在地球可承载的限度之内,变得愈加重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生态足迹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例如:获取资源、消纳废弃物)而利用的所有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和水域的空间面积总和,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林木产品生产所需的林地,以及吸收海洋无法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生态足迹用“全球公顷”为单位表达。
资料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人类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目前生态超载情况已经达到了需要大约1.5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地步。自然可以承受短期的环境超载,但如果长期如此,会带来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资料3:经济区域与其主要成员国
资料4:下图分别为1961年与2010年不同经济区域的生态足迹(虚线为世界平均水平)
(1)依据资料,世界人均生态足迹是世界生态足迹与________的比值,可以反映世界人均的资源消耗水平。
(2)据图可知,与1961年相比,到2010年世界人口总量大约增长了________百万人,人均生态足迹减少了________全球公顷。其中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经济区域是________,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始终最高的经济区域是________。(以上两空填写经济区域名称)
(3)总体而言,全球生态资源消耗总量呈________(增加/减少)趋势,由此可能引发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请你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点建议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在世界中 题型:解答题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________,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读图a,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__大开发、促进________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a中的________地区.
(3)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________发展的道路.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在世界中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21世纪的四大工程,正确的叙述是( )
A. 青藏铁路北起兰州,南到拉萨
B.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C.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往广东省
D. 西电东送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地理差异 题型:选择题
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地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