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域主要的自然资源是
A.煤 B.铁 C.石油 D.淡水
2.影响乙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
A.热量不足 B. 水源不足 C.低温冷害 D. 旱涝灾害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是
A.浦那 B.斋浦尔 C.特里凡得琅 D.班加罗尔
2.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英语普及
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 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洲和 洲。
(2)A地区气候干旱,制约农业生产,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沙漠 沙漠。
(3)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B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其生产的气候优势是 。
(4)美国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其南部的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其经纬度位置是( , )。粮食输出方向经过的 ①是 洋。 ②是 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耕地分布不均、人均量少。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2.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地,形成了浩瀚沙漠中的一条“绿色长廊”,尼罗河是哺育埃及人民的“生命之河”。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气候普遍炎热。 (纬线)横穿非洲中部,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 。
(2)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 部,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其地表景观主要表现为 。
(3)描述埃及地形地势特征(主要从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或地势倾斜方向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① ;
② ;
③ ;
④ 。
(4)简述埃及农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①农作物分布特点: ;
②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2.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共8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线
(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3)区域②的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4)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5)④地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①地区的河流具有
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
(6)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③区域相符的是( )
(7)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5分)
甲图: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乙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l)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____地区。
(2)图甲中A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容易造成 、 灾害。
(3)图乙中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 ,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