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2016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髙的是印度B.德国的人口总数比英国少
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D.人口密度最髙的是中国
【2】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印度的原因是( )
A.人口总数低于印度B.国土面积大于印度
C.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D.中国是发达国家
【答案】
【1】C
【2】C
【解析】
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进行分析解答。
【1】从图中看出,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尼日利亚,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日本,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德国的人口总数比英国多。故选:C。
【2】中国、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印度。
故选:C。
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增长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下题.
(1)地形区: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山脉名称: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3)A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黔南平塘县大窝函建成启用,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设成约30个足球场大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回答问题:
FAST选址建在大窝函最主要考虑的是( )
A. 高原海拔高,便于天文观测 B. 喀斯特坑洼地形,便于建设
C. 远离大城市,空气质量好 D. 山区人口少,拆迁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候鸟的迁徙通常为春秋两次,春季从南向北,秋季从北向南。成千上万的候鸟沿着有规律的、相对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长距离的往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候鸟迁徙路线中,途经我国的路线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候鸟迁徙沿途气候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3】①号迁徙路线上的A点,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3月7日,首艘集装箱班轮停靠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这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瓜达尔港向实现商业化运营迈出重要一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沿中巴经济走廊运输石油( )
A.和传统线路相比,路程大大缩短B.和传统线路运输方式相同
C.经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三个国家D.经过马六甲海峡
【2】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北差异D.东西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南极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到处可以看到极昼极夜现象
B. 气候寒冷干燥、多狂风
C. 南极洲的主人企鹅为适应寒冷的气候,长了厚厚的皮毛及皮下脂肪
D. 由于严寒,南极洲没有河流淡水资源极为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目 的是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资料2: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等9市和香港、澳门形成的城市群,是继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粤”是______省的简称。
(2)读四大湾区图,四大湾区发展的自然条件优势有____________
(3)右图为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变化图,1995年到2005年该省的三大产业中,总体以_______产业为主,其中比重明显缩小的是______产业,比重增大的是_____产业。 位于该省的_______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发挥毗邻_______和澳门的优势,积极引进外资,经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5)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具有的优势是(______)
A.资源能源充足 B.有众多的劳动力 C.技术、管理水平高 D.土地面积广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