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1.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五带名称:
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E南寒带
(2)B与C的分界线名称是北回归线;D与E的分界线纬度是南极圈.
(3)用图中字母填空: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和E.

分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解答 解:(1)读图可得,A是北寒带,B是北温带,C是热带,D是南温带,E是南寒带.
(2)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的名称是北回归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纬度是南极圈.
(3)地球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故答案为:(1)北寒带;北温带;热;南温带;南寒带;(2)北回归线;南极圈;(4)C;A;E.

点评 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B.亚欧大陆西部,海陆兼备
C.亚欧大陆东部,内陆国D.亚欧大陆西部,海陆兼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D.郑和下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下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方向B.图例C.长宽比D.比例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临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地形部位:A山顶、B山谷、C山脊、D陡崖.
(2)兴趣小组在B、C两处可以看到有小河的是B,原因B处是山谷,容易发育河流.
(3)兴趣小组发现在D处可以开展攀岩运动,原因等高线重叠为陡崖,适宜攀岩运动.
(4)小组成员小华在活动结束后说“我在乙处登山觉得比在甲处登山费力”.你觉得可信吗?可信,
理由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小组成员回来后做了一个案例研究“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路线选择”.转场是“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
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
徙游牧方式”.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图2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右图回答下题:
(5)A处的海拔高度是1000米,A和B的相对高度是800米.
(6)①②③④四条路线中有陡崖分布的是①,坡度较为平缓的山谷地带,温度较高,水草丰茂,适宜牲畜爬坡迁移.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C.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读地球经纬网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
(1)如果每两条相邻经线的间隔是15°,那么A点的经度是45°W;C点的经度是60°E.
(2)某飞机从B点一直向正北方向飞行,它将经过A、C、D三点中的D点;C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3)图中A、B、C、D、E五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有CE;位于西半球的有AE;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标出图中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
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回归线,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天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北半球处于夏季,此时,福州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或者昼短夜长或者昼夜平分),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季节.
(4)每年9月1日是我国新生入学时间,此时最接近图中B节气(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泉州市安溪县的小朋友上学时间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早,这是由于(  )
A.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差异
B.安溪的小朋友比较勤奋
C.两地气候差异,安溪的小朋友都比较早起
D.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差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