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C 【解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青藏地区,故答案选D.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 )
A. 雨热不同季 B. 雨热同季 C. 盛行西北风 D. 盛行东南风
B 【解析】热带季风气候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一月份的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雨热同季,故答案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
C. 关中平原位于秦岭之南
D. 山东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AB 【解析】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关中平原位于秦岭之北;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故答案选A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事物的是( )
A.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 河流稀少
C.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D.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A 【解析】西北地区以草原、荒漠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故答案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A. 长江源区 B. 黄河源区 C. 雅鲁藏布江源区 D. 澜沧江源区
C 【解析】我国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源头地区、黄河源头地区、澜沧江源头地区,ABD对;雅鲁藏布江源头地区不是,C错。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 地形起伏最大的一洲
C. 位于面积最大的洲、面向世界最大的洋 D. 地跨纬度最多的一洲
C 【解析】试题分析: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面向最大的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这里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 【解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发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故答案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南常德芷兰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题文)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B. 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C. 南亚是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太平洋之间
D. 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 【解析】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亚是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故答案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岛屿:B C
山峰:① ,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是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
(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
(4)在日本的民族构成中, 民族占绝对优势。
(1)A日本海 B本州 C北海道①富士山 (2)濑户内海 (3)亚欧板块 (4)大和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地理概况。 (1)据图可知,海洋A位于日本群岛与朝鲜半岛之间,故其为日本海;岛屿B为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岛屿C为位于日本四大岛屿中最北,为北海道岛。①山峰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是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