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山脉A是 ,它位于地势的第 阶梯,其北侧的地形区是

(2)山脉B是 ,其东侧的地形区是

(3)山脉C是 ,长江切断此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该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

(4)山脉A、B、C中,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答案】

(1)秦岭 黄土高原

(2)太行山 华北平原

(3)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4)B C

【解析】

试题分析:

(1)山脉A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南一列是秦岭昆仑山,故A是秦岭,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它还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故秦岭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其北侧是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2)山脉B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最西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B是太行山,它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故B是太行山,东侧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3)C是巫山,其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故东侧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山脉A是秦岭,B是太行山,C是巫山,我国地势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BC是地势的分界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1】今天考试(11月20日),地球公转最接近图中的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2】在每天正午时刻,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你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一天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

(1)我国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有______、_____。

(3)五个自治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 _。

(4)从图上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大致以A 至B 一线为界。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除上述分布问题外还有增长过快的问题,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 相适应,我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川省宜宾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

1】如图中丁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干旱 B. 湿润 C. 高寒 D. 春旱

2】关于甲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稻田遍野甘蔗甜 B. 青稞糌耙酥油香

C. 长绒棉白瓜果甜 D. 旱地麦浪苹果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填),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同学在做某次化学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步骤:将稀盐酸滴入盛有20g氢氧化钠溶液(滴有2滴酚酞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此稀盐酸的质量为10g。

回答并计算:

(1)当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求此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酚酞试液质量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圆梦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准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她们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烂的目的是_________;(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3)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4) 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_______(填名称) 。

(5) 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_______色;低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本题共6分)电子红包一度风靡,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收抢红包,忙得不亦乐乎。对此,某论坛网友热议。请你针对网友们的议论内容,结合教材观点,进行点赞或提出警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