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而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材料与南极地区对应的地理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厚度达1720米 ________A干旱
②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 ________B丰富的风能
③多风暴,沿海风速最大可达100米/秒 ________C淡水资源库
(4)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________季,2月南极点有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5)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B.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C.各国加强合作,进行科学考察
D.建立军事基地,加强国防
【答案】海洋 陆地 北极熊 企鹅 C A B 暖 极昼 C
【解析】
(1)由图可知,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被三个大洲包围;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被三个大洋包围。
(2)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3)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厚度达1720米,有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说明南极地区气候十分干旱,有“白色荒漠”称号;多风暴,沿海风速最大可达100米/秒,说明南极地区有丰富的风能。
(4)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暖季,在2月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5)为了保护南极地区,各国应该加强合作,进行科学考察,而不是大力开采资源,建立军事基地和大量移民,故选C。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2】该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玲玲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每天却要绕道而行,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 )
A. 河湖密布 B. 沟壑纵横 C. 冰川广布 D. 崎岖不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
B. 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
C. 位于东半球
D. 撒哈拉沙漠动植物极为稀少,又无矿产资源,是不毛之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西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
【1】图示说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C.西北少,东南多D.西多东少
【2】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A.黑龙江省漠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B.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D.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1)我国幅员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东临_________洋,背靠______大陆。
(2)《边疆行》所途径的9个省区中,海拔最高的省区的是__,其中面积最大的陆上邻国是_______。
(3)①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③省区的全称是______,④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
(4)摄制组拍摄“寻幽访玉走腾冲”的所在区域是云贵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途中摄制组经过了一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它是_______。
(5)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
a.沙漠边的绿洲 b.寻幽访玉走腾冲 c.最北之旅漠河 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
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
A.a-b-c-d B.b-a-d-c C.c-b-d-a D.d-c-b-a
(6)摄制组在拍摄途中不可能现场感受到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_________)。
A.傣族 B.藏族 C.朝鲜族 D.高山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临沂中考)为了真正体现全民大联欢,央视2017年春晚(1月28日)特别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分会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月哈尔滨和桂林的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2】图中①、②、③三个分会场所在省区的简称,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吉、②川、③粤
B. ①黑、②川、③桂
C. ①吉、②云、③桂
D. ①黑、②渝、③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