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近年来,广西承接了大量由珠三角经济区转移的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西承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广西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海港和内河水运便利,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运出

D. 劳动力成本更高

2广西承接珠三角转移的产业,对广西和珠三角地区都有影响。下列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缓解了珠三角地区的能源紧张和环境压力

B. 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升级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C. 降低了珠三角地区的就业率,阻碍其经济发展

D. 为珠三角地区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

【答案】

1D

2C

【解析】

1广西承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是广西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港和内河水运便利,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运出劳动力成本低;故答案选D。

2广西承接珠三角转移的产业,对广西和珠三角地区的影响缓解了珠三角地区的能源紧张和环境压力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升级提供了空间和机会为珠三角地区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就业率,促进了其经济发展;故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春节期间,广州鲜花盛开,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纬度位置的差异 D地势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材料二 下面是我国四个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

(1)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

A  族,B  族,C  族,D  族.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是对  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3)那达慕节是  图所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  图所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D.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汉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
A.中部和西部地区
B.东部和西南地区
C.东部和中部地区
D.中部和北部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使用第四套人民币。下图为第四套人民币的1元和5元纸币。完成下列各题。

11元人民币上描绘的八达岭长城,该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A. 西藏 B. 湖南 C. 北京 D. 浙江

25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

A. 新、藏 B. 藏、宁 C. 宁、桂 D. 桂、内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美国最长河,河流名称是 _______ 河,注入 _______

(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农业生产 _______ 化和 _______ 化的特点显著。

(3)农业带(区)的名称: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D _______

(4)影响A农业带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人口分布”(图a)和“中国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图b)。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 秦岭﹣淮河线 B. 黑河﹣腾冲线 C. 长城沿线 D. 0°C等温线

2读图a和图b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 西部地区面积更大,人口更多

B. 东部地区面积更大,人口更少

C. 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D. 人口、面积比例东西分配均匀

3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

C.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

D.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材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我国总人口约为( )

A. 11.95亿 B. 12.96亿 C. 13.95亿 D. 14.95亿

2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

A. 2人/平方千米 B. 307人/平方千米 C. 130人/平方千米 D. 20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