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 )
A. 东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 【解析】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故选:C.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重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 秦岭——淮河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 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D. 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 【解析】试题分析:A、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B符合题意. C、我国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集,以西人口稀少.故C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 6375千米 B. 6371千米 C. 6370千米 D. 6378千米
B 【解析】试题解析:地球平均半径长度的是6371千米,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________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A. 地形 B. 夏季风 C. 冬季风 D. 纬度位置
B 【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季风因素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这里背靠亚欧大陆,面朝大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夏季风给亚洲东部和南部带来丰富的降水,当夏季风强时,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当夏季风弱时,又容易遭受干旱灾害,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与亚洲在同一大陆上的大洲
A. 北美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B 【解析】以上四个洲中,与亚洲同处于一个大陆的是欧洲,两大洲同处于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为马六甲海峡,它沟通了( )
A. 太平洋与大西洋 B. 大西洋与印度洋 C. 印度洋与北冰洋 D. 太平洋与印度洋
D 【解析】马六甲海峡位于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决定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B.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气候复杂多样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B 【解析】亚洲河流的流向受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是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古人云:“登高望远”,结合亚洲的地势特征,下列地点中符合话中的意境的是( )
A. 亚洲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B. 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C. 亚洲东部的东北平原 D. 亚洲西南的阿拉伯半岛
B 【解析】亚洲的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登高望远”的寓意是在最高处视野开阔,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符合题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地理同步小测: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题型:选择题组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②山脉东侧主要地形区是 。
(3)从气候因素分析,③地区产生春旱的原因是 ;可以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从长远来看,发展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水土流失 (2)华北平原 (3)降水少,蒸发旺盛 南水北调 节水 【解析】(1)图中①地区是黄土高原,这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②山脉是太行山,其东侧主要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3)从气候因素分析,③地区产生春旱的原因是降水少,蒸发旺盛,可以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