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之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人们常依据节气来安排生产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冬至时地球位于上图中的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2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

A. 青藏地区B. 西北地区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东北平原

【答案】

1C

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和我国气候的分布。

1根据图可知,当地球运行至①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所以A错误;当地球运行至②处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所以B错误;当地球运行至③处时为北半球冬至,所以C正确;当地球运行至④处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所以D错误。故选C

2我国的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河流少河流水量小,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而东北地区河流多,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所以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故选D

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地球公转使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的移动,形成了四季的变化。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不同地方同一时期会出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的表面积是(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8万平方千米 D.5.1亿立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的海陆面积比例是( )

A.3:7 B.7:3

C.8:2 D.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如要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应该建在:

A. 赤道 B. 北极 C. 南极 D. 北回归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探险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地球上的某一点,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均为北方,你认为他们站在了( )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赤道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3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大地震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2)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向 流。

(3)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4甲、乙两地更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部地区(见图),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面积10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中部地区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中部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级阶梯,同时兼具“南”、“北”方特色,大致以__________(河流)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显著。

(2)山西因居_________________山脉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河南,古称豫州,因此简称“__________”;湖北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湖南、江西、安徽矿藏丰富。

(3)中部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京广铁路与__________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还是京广高铁上的重要一站。

(4)中部地区常住人口约36800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数),人力资源丰富。

(5)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京某年10月1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题.

【1】北京此日最低温出现在( )

A.中午12点 B.午后两点左右

C.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

【2】此日北京的气温日变化幅度大约为( )

A.23.6℃ B.17.6℃

C.14.9℃ D.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