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国家是( )
A. 俄罗斯B. 日本C. 印度D. 菲律宾
【2】图中甲所在的岛屿是( )。
A. 北海道岛B. 九州岛C. 四国岛D. 本州岛
【3】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富士山被称为“圣山”B. 地狭人稠
C. 多优良港口D. 矿产资源贫乏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洋,②是________洋。首都是_____________。
(2)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_”的国家,其______数量和_______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的国家。
(4)澳大利亚的地形从东向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从沿海向内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64年引进到伊犁河谷。现在伊犁薰衣草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给当地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
(1)上图伊犁河的大致流向是;该区域所属行政区划的简称是。
(2)请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的优越条件。
(3)有人提出,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至现在的2倍,甚至更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目前,伊朗、土耳其等国收藏有大量产自中国的、精美绝伦的元代青花瓷器。
材料二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丝绸业发达,生丝远销海外许多国家。
材料三 “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1)“一带”:从西安(古长安)出发一直向西,可到达欧洲西部。途中经过A______(填国家名称),该国位于西亚。西亚地处亚洲、______、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和______海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一路”:从我国东南沿海出发,沿海岸线向南前行,经过东方“十字路口”B______海峡进人C ______湾,到达世界文明古国D印度;再穿过印度洋,到达E地所在的非洲; 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F红海 ,穿过G ______运河到达地中海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华同学很想暑假去北京,以实现如下几个心愿,你觉得她不能实现的是( )
A. 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 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C. 乘坐地铁去天安门 D. 看看国家图书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三江源地区(图中阴影部分)位于( )
A. 青海省B. 四川省
C. 西藏自治区D. 内蒙古自治区
【2】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 三江源地区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C. 湖泊和沼泽对河流的流量起着重要的天然调蓄作用
D. 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3】下列关于图中三江源地区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河流是雅鲁藏布江
②B河流是长江
③C河流是澜沧江
④D河流是黄河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请选出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
A.苗族——丰收节 B.高山族——元宵节
C满族——雪顿节 D.傣族——泼水节
(3)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__________;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艺术,是我国__________(省区全称)民族艺术的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小题2)从图中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可以判断该洲地势的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D. 中间高、四周低
【3】(小题3)甲、乙、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B.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 中南半岛、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