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调整,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进行二孩政策调整的原因
A. 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 B. 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
C. 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D. 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增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青藏高原上两个重要的农业区是( )
A. 湟水谷地、河西走廊 B. 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C. 藏南谷地、宁夏平原 D.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下列山脉两侧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 ②山脉南北两侧植被有明显差异
C. ③山脉北段是山东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D. 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甲与图乙的异同点(从经济、农业、位置,至少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城市珀斯的气候类型在图甲中有广泛分布,这种气候是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珀斯的多雨期与日照市的多雨期__________(是或否)一致。
(3)图甲所示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大多为 _______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本区很多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本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在于(从气候与地形两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所示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由以_____________等资源丰富,因此被称“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
(5)图乙所示地区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2.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
B. ④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 ①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 ②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乙—非洲—分布有世界上最广大的热带雨林
C. 丙—北美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大洲
D. 丁—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业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左图和右图,完成问题。
(1)长吉平重点产业集聚区所在的东北地区①是 省,②省的行政中心_____③是 海;
(2)大兴安岭以西是____________高原,以东是以黑土著称的 平原;
(3)读左图,归纳中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分布特点: ;
(4)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根据右图概括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 区域与 B 区域的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和河流是: 、 。它大 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并与 1 月 ℃等温线大致吻合.
(2)C 区的自然特征是 ;D 区的自然特征是 ,本区有可卧雪御寒、能爬 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