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今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西汉时,自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通路: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另一条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这就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
材料 2: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
(1)甲、乙、丙三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图。
(2)乙图中的我国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这地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 。
(3)生活在丙区域的人们有一个怪现象,天气越干旱,人们越盼望出太阳,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 吗?
(4)丙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简要概括丙图所示区域交通线(铁路、公路)的分布特点。
(5)目前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 。
【答案】丙 土地面积辽阔,邻国众多;矿产资源丰富 出太阳,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盆地 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铁路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1)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幅中,丙图表示的范围最小,其比例尺最大。
(2)读乙图可知,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土地面积辽阔,邻国众多;矿产资源丰富。
(3)丙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出太阳,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所以天气越干旱,人们越盼望日太阳。
(4)丙区域为塔里木盆地,地形以盆地为主。读丙图可知,该图所示区域交通线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
(5)目前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运输。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西北部 B. 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C. 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朝韩两国最高领导人于 2018 年 9 月 19 日在平壤签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宣布半岛战争状态结束,并提出实现和平、共同繁荣的具体方案。
读下图 “东亚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朝鲜、韩国
①位于东半球的朝鲜半岛
②以平原地形为主
③朝鲜是我国陆上邻国
④韩国与我国海岸相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朝鲜族是两国的主体民族。“巴基”是传统的朝鲜族男式“裤子”,其裤裆、裤腿肥大。朝鲜族男子爱穿“巴基”的原因
A. 便于攀爬采摘香蕉等水果B. 在棉花种植中便于挽起裤腿
C. 便于骑马射箭驰骋草原D. 便于在火炕上盘腿而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交通运输被称为发展经济的“先行官”。读交通运输方式图,完成下题。
(1)目前泰州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美国的一位华裔急需移植骨髓,中国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与她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之内送到美国,你认为应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顺利举行,开幕式于北京时间10日9:30正式开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家住墨西哥城的华侨观看开幕式直播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 )
A. A-B段B. B-C段C. C-D段D. D-A段
【2】论坛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京昼短夜长 ②北京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
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④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7 年 4 月 7 日美国向叙利亚境内一座空军基地发射约 60 枚“战斧”巡航导弹,对叙利亚政府发动空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坐标最接近空袭地点的是( )
A. (33°N,36°W)B. (33°S,36°W)C. (33°N,36°E)D. (33°S,36°E)
【2】美国对叙利亚空袭时( )
A. 叙利亚昼短夜长B. 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
C. 澳大利亚为春季D. 北京正午旗杆影子继续变短
【3】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B. ②是地中海,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C. a 是欧洲,b 是亚洲,c 是非洲D. a 大洲和 b 大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