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 图中①、②两地相比, 地年降水量较多,原因是 。
(2) 请在图中③处的短线上添绘箭头,以表示冬季风的风向。
(3) 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欢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因为 。A、B、C、D四幅图中的 反映了这一特点。
(4) ④地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 。
(5) A、B、C、D四幅图中的 反映了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的生活习性,以捕鱼为生,以 为主要交通工具。
12. 解析本题考査亚洲各地气候及居民生活 状况。图中①、②两地由于距海远近不同, 降水差别很大,①地距海近,降水多;②地 距海远,降水少。③处的冬季风由内陆吹 向海洋。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的 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以及民居。尤其是一 个地方的气候严重影响了当地的饮食习惯 和建筑特点。如降水多的地方一般建尖顶 房;地震多发的日本,建筑具有防震的特点 等。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 以船为交通工具。
A、B、C、D四幅图,A反 映了沙特阿拉伯人,身着宽大袍子,过游牧 生活;B是恒河三角洲;C是西亚厚墙小窗 的民居;D是日本用轻质材料建造的楼房。
答案(1) ① ①地距海近
(2) 略(由内陆吹向海洋)
(3) 气候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 图A
(4) 气候严寒,地面被冰雪覆盖
(5) 图B 船
题目来源:2016年世纪金榜初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 > 第六章 亚 洲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5 •江西学业考) 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4、5题。
4. 小明同学对该地区的叙述,可信的是 ()
A. 耕地以水田为主
B. 河流冬季有冰封期
C. 到处都是热带雨林
D. 终年风调雨顺,无旱涝灾害
5.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海南岛 B. 鄱阳湖平原
C. 准噶尔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二、综合题(共18分)
17.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 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 (多或少)
(2) 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 (填字母)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东或西) 岸降水多。
(3) C、D两地都位于 (填高、中、低) 纬度地区,其中,年降水较少的是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6. 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和山地面积较小
B. 图中a、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C.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示意图”,完成8、9题。
8. 图7K石油输出区位于 ()
A. 中东地区 B. 欧洲西部地区
C. 东南亚地区 D. 南亚地区
9. 图示石油外运日本的航线,经过东南亚的甲水域,该水域是()
A. 苏伊士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土耳其海峡 D. 地中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二、综合题(共64分)
19. (2015 .德州学业考) 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风土民情各具特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据图归纳两个地区在陆地组成上有何不同:
(2) 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稻米生产和出口地区,请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南亚盛产稻米的原因。
(3) A是 ,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4) 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迅速,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 着世界各地的旅客,其中B国有著名的旅游景点。
(5)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物产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而且也是许多热带经济作物的原产地, 如 (至少填两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2. (2015 •威海学业考) 走进美洲大国,了解区域环境 读美国和巴西地理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 根据两国所处纬度位置,美国主要位于 (温度带) ,巴西主要位于 (温度带) 。由于所处纬度和地形的影响,美国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气候分布区。
(2) 从气候条件分析,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相比,径流量稳定的是 河。亚马孙河流域近年来植被破坏严重,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3) 下列哪些农产品,美国可能从巴西进口 ()
A. 大豆 B. 甘蔗
C. 天然橡胶 D. 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4. (2015 .邵阳学业考) 2014年12月12日14时,全长1 432千米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 ()
A. 东北地区冬季冷湿缺水的问题
B. 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问题
C. 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
D.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