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的气温( )
A.0-10℃之间B.等于0℃C.高于0℃D.低于0℃
【2】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气候异常
【3】单位距离气温差异最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北部地区B.南极洲沿海地区C.北美洲东部地区D.南美洲南部地区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
B.同一纬度地区,海洋气温均高于陆地气温
C.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D.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
【1】D
【2】C
【3】B
【4】D
【解析】
【1】读图可知,①地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年均温较低,在0℃以下,原因是该地海拔高,气温低。D正确,故选D。
【2】读图可知,①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气温高。C正确,故选C。
【3】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越密集,表示单位距离间的温差越大;等温线稀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温差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极洲沿海地区,等温线最密集,表示单位距离间的温差最大。故选B。
【4】A、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等温线比较曲折,故A错误;
B、同一纬度地区,不同季节海陆气温不同,故B错误;
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不同季节海陆气温不同,故C错误;
D、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月气温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下列界线大致经过甲山脉的是
A.400mm 等降水量线B.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下面的叙述并结合地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东南亚位于A________洲和B________洲、C________洋和D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E_____________海峡是该“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东亚、东南亚各港口向西通过该海峡由航线①可以到达F 湾,该海湾及其沿岸地区的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由航线②通过G 运河可以到达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读图“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世界海陆分布变化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2】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B.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世界大陆的形状多呈现三角形D.世界七大洲的轮廓多曲折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快递用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包装 ②选择共享单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③垃圾分类回收 ④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属于桑海沧田变化的是( )
①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化石 ②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 ③海浪拍击海岸
④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央电视台以推行生态增长,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的新闻,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A. 推广生态农业 B. 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C. 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推广 D. 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海南中考)2017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再次占据全球超算榜首,影响该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资源 B. 人才、技术
C. 市场、土地 D. 劳动力、矿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