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脉,图中城市①是________,它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2)F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3)黄河从地形区B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___”。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______海。
(5)湖泊E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6)长江和黄河均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___(上游、中游、下游)。
【答案】(1)河口
(2)小浪底
(3)地上河
(4)东
(5)鄱阳湖
(6)上游
【解析】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读图比较分析解答。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读图可知,①是内蒙古的河口,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
(2)读图可知,F是小浪底水利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和调水调沙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3)读图可知,地形区B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黄河从这里带走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是河床抬高,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5)读图可知,E是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
(6)长江、黄河均流经我国的三大阶梯,尤其是上游流经高山峡谷,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最丰富。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的流失颇为严重。2013年8月6日,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将对我国矿产资源的“三率”(回采率、入选率、利用率)展开调查,汇总全国数据,提出矿山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数据库。就矿产资源而言,南方比北方丰富的是( )
A.有色金属
B.煤炭
C.铁矿
D.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__________。
(2)若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山顶的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千米。
(3)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4)分别写出下列五种山体部位的名称,甲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5)甲、乙、丙、丁四处,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EF与CD两地,可能会有河流的是______,这条河流自________流向_______。
(6)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方向,A地与B地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北纬40的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运行路径。读图,回答问题。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地球的____运动造成的。
(2)该地位于____(低/中/高)纬度,一年中,A这一天正午太阳升得最____,正午影子长度最____,这一天日期最可能是____。
(3)路径B日出时间是____,日落时间是18:00,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4)C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此时当地更适宜的穿着是甲、乙两图中的____图,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七十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虽然可以造就更多劳动力资源,但对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需求随之更大。
材料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
(1)从材料一可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 ______ 人;
(2)材料二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______ ,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有: 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 ______ 和青海省;图中的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南侧人口密度 ______ (大/小);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B.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发展规划D.自然条件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