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气温最高月或最低月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位置。图中,B.C.D三地大陆地区气温最高月均出现在_______月,由此判断三地都位于_______半球

(2)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地: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

(3)A、B、C、D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

(4)A、B、C、D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_______地;属于夏季多雨的是_______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_______地,并且以_______沿岸最为典型。

(5)写出C地的气候类型:______气候

(6)B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终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7)A地可能位于______

A.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赤道附近 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答案】7 A D D A A D B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C C

【解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1)在北半球,大陆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大陆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从图中可知,B.C.D三地大陆地区气温最高月均出现在7月,由此判断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2)从图中可知,四地中,A地各月气温大于15℃,位于热带。D是冬季气温最低,气温低于0℃。

(3)从图中可知,,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D地,该地最低月气温小于0°C,属于温带;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地,该地各月降水大于100毫米,属于全年多雨型。

(4)从图中可知,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A地,该地各月降水大于100毫米;属于夏季多雨的是D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B地,是地中海气候,并且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5)从图中可知,C各月降水均匀,降水类型属于全年湿润型,最低月气温大于0℃,所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6)从图中可知,B地最低月气温大于0℃,属于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冬季,所以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选C。

(7)从图中可知,A地各月气温大于15℃,所以位于热带;A地各月降水大于100毫米,属于全年多雨型,所以A地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国北方煤炭和钢材的跨省运输中,主要是采用(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运运输 D. 管道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例不能正确说明地球形状的是(  )

A. 月食的形状

B. 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 “天圆地方”说

D. 站得高看得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游江西庐山,宿大林寺。当时为农历四月初九,山上梨桃始花,作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你判断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B.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D. 洋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 人口多,耕地少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

A. 四川盆地水稻、油菜、甘蔗 B. 松嫩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 华北平原春小麦、棉花、花生 D. 江汉平原甜菜、棉花、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巴西北部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  )

A. 北部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B. 北部是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C. 北部是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D. 北部是地势高峻的山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Please don’t tell anyone else about it.

--Ok, I ‘ll ________the secret ________myself.

A. keep....of B. keep ...by C. keep...to D. leave... t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