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____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特征是_____。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生产生活方式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_____。
A.I﹣﹣①地区B.II﹣﹣②地区C.III﹣﹣③地区D.IV﹣﹣④地区
(3)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是_____(①、②、③或④)地区景象。
(4)图中③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_(水稻或小麦)为主。
(5)②地区与③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B_____(山脉)和淮河一线,该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_____(干湿地区)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青藏 高寒 B ② 小麦 秦岭 湿润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青藏地区,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的自然特征。
(2)读图可知,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依据右图,I——④西北地区,ll——②南方地区,lll——①青藏地区,IV——③北方地区;依据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是②南方地区景象。
(4)读图可知,图中③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5)②南方地区与③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B秦岭和淮河一线,该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东、西)半球,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
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________;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抱的大洋是_________。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 _______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3)①是______ 运河,是______和C大洲的分界线。
(4)②③两处,人口较稀少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领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业众多,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 。
在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________ ,其中一座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____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3)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 ,经济作物是 _____________。
(4)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 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发展节水农业
C.南水北调 D.海水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一位外国学者根据区域经过段差异将中国各区域命名为“金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与“银色中国”。而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域,如“中原”、“江南”、“巴蜀”、“西域”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各区域名称、景观搭配正确的是( )
A. 甲﹣﹣银色中国﹣﹣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乙﹣﹣黄色中国﹣﹣大漠戈壁,黄沙漫漫
C. 丙﹣﹣金色中国﹣﹣沃野千里,麦浪滚滚
D. 丁﹣﹣绿色中国﹣﹣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对图中文化地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原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 B. 江南地区1月均温高于0℃
C. 巴蜀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 西域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1)海南省的简称是_____、濒临_____海,临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利于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
(2)“我要去海南避寒……”,最有可能是_____人。
A.黑龙江B.云南C.广东D.台湾
(3)据图推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_____。
(4)莺歌海人为盐而狂,莺歌海是该岛著名的盐场,请从自然角度简要分析其晒盐的有利条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的地形类型,正确的是 ( )
A.①处是山峰 B.②处是山谷
C.③处是鞍部 D.④处是山脊
(2)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 。
(3)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城镇的是 ,试分析其原因 。
(4)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