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我国“北京、上海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北京月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____月,上海月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____月。
(2)北京冬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此时,最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 (寒潮/台风/暴雨)。
(3)北京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上海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
北京、上海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气温_______、降水_______;北京、上海两地两种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岭 —_______河一线。
(4)我国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
(5)有关我国气候特征所带来的影响,叙述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双项选择)。
A.我国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B.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D.我国所有河流均适合航运
(6)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常年干燥,降水量小,主要受_______的影响;青藏地区为_______气候,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答案】8 6 寒冷干燥 寒潮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 多 秦岭 淮河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AB 海陆因素 高原山地气候 地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上海的气候特点、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由图可知,北京月降水最多出现在8月,上海月降水最多出现在6月。
(2)北京冬季气温特点是寒冷干燥,此时,最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在夏季北京有可能受到台风或者暴雨影响。
(3)由图可知,北京的气候类型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上海的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上海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北京、上海两地两种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
(5)我国气候特征所带来的影响有复杂多样的气候使得我国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是我国地势的影响,我国不是所有河流均适合航运,故选AB。
(6)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常年干燥,降水量小,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不明显);青藏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海拔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D为▲950,表示的是
A.山地及高度
B.山峰及海拔
C.火山及面积
D.石林及长度
【2】图中,B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3】三条虚线线段中,最可能有河流出现的是
A.①B.②C.③D.都有可能
【4】该地区地势特点是
A.北高南低B.西高东低C.西南高,东北低D.东北高,西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7月5日,美国发生6.4级地震,地震中心位于35.71°N,117.51°W,美媒表示此次地震是该地区20年以来发生的最强地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于图中(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有的年份,冬季北部的冷空气可长驱南下直达新奥尔良,形成大风寒潮天气。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B.西部有高大的山系
C.东部有阿巴拉契亚山D.中部是低缓的平原
【3】美国经济特点是( )
A.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
B.乳畜带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C.近年来,经济的增长得益于钢铁、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D.高新技术产业最早兴起于东北部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建国60年的艰苦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巨龙崛起于世界东方.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征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B.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地势东高西低,山区面积广大 D.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总量均很丰富 B. 人口众多,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前列
C.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区面积大 D.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今年“5.18”海交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这些农产品最可能是:
A. 苹果 梨 B. 大米 菠萝 C. 棉花甜菜 D. 哈密瓜 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