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l)就地形而言,A处是 (山地、丘陵),王庄处是盆地、平原)。就地形部位而言,A是 ,B是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 米(50米、100米、150米)。

(2)A地位于王庄的   方向;若王庄和C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千米。

(3)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判断理由是   

(4)右图是沿左图中__________(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答案】(l)丘陵,平原。山顶 山谷。150米

(2)西北;8

(3)B; 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4)bb′

【解析】整体分析: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图中虚线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

(1)根据图中等高距可知,山顶的海拔在300-350米之间,坡度较缓,所以是丘陵。王庄的海拔50米,较为平坦,所以是平原。就地形部位而言,A位于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是山顶,B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150米。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A地位于王庄的西北方向;若王庄和C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表示地距离2千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8千米.

(3)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B,判断理由是B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4)根据剖面图可知,图中有山谷,剖面线bb′穿过山谷,而aa′不经过山谷,故选b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山区面积最多、占陆地面积的43%

C有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缺少丘陵

D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世界两条大河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河流域主要位于( )

A. 高原地区 B. 平原地区

C. 温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雨林气候区

2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的流量比乙河小

B. 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

C. 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 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C.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南北普遍高温

D.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

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填代号)

(2)①线经过的山脉中,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3)①、③线之间的地形主要属于 ( )

A.局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局原和盆地

(4)图中3处年降水量少于b处原因

(5)图中ABC三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流量最大的是 ,有凌汛现象的

。(写字母)

(6)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纬度最广
B.自然资源缺乏
C.暖季在6﹣9月
D.酷寒、干燥、烈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下列问题。

1】【1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 23.50S~23.50N B. 66.50 S~66.50 N

C. 300S~300N D. 始终直射赤道

2】【2当地球公转至图示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致在12月22日前后 B. 北半球昼短夜长

C. 南半球处于冬季 D.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秋路线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 路线 B. 路线

C. 路线 D. 路线

2寻秋路线Ⅳ到达甲地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 天苍苍,野茫茫 B. 大漠孤烟直

C.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小桥流水人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