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8?镇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
(1)文中提到的“世界屋脊”“雪域高原”是指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高寒
高寒

(2)绘图:在图上把青藏铁路南段(格尔木到拉萨段)补充完整.
(3)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

城市:②
西宁
西宁
(青海省行政中心),③
拉萨
拉萨
(西藏自治区行政中心).
(4)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5)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自然方面的难题有
高寒缺氧
高寒缺氧
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
和生态脆弱.
(6)“福娃”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它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其中,哪个福娃代表的珍稀动物在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有分布:
迎迎
迎迎

分析:(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雪上连绵冰川广布的雪域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自然特征;
(2)由于地势高,成了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由于地势高,气温就成了种植业发展和分布的限制条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
(4)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要解决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5)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它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其中,福娃迎迎就是代表在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分布的珍稀动物藏羚羊.
解答:解:(1)一提到“世界屋脊”“雪域高原”自然而然的想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导致了高寒的自然特征.
    (2)青藏铁路南段是指格尔木到拉萨段,用双线吧两个城市连接起来.
    (3)在该图中只有一条河流,并且还注上了“雅鲁藏布江”的名字;青藏地区有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他们的行政中心分别是西宁和拉萨,很好辨认.
    (4)由于海拔高,种植业受气温的限制,只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形成河谷农业.
    (5)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三大技术难题,除了生态脆弱外还有高寒缺氧和多年冻土.
    (6)在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有分布的珍惜动物是藏羚羊,奥运福娃中代表藏羚羊的是迎迎.
故答案为:(1)青藏高原     高寒                                 
           (2)把格尔木和拉萨连接即可                            
             (3)雅鲁藏布江    西宁     拉萨
             (4)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5)多年冻土  高寒缺氧(顺序反之也对)
             (6)迎迎
点评:该题以事实热点为切入点,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强,通过阅读资料和图来回答问题.该题还有绘图的要求,所以第(2)小题是容易失分的,一是由于学生审题不细致,容易忽略,再就是在图上画错位置.注意越是比较复杂的题目审题时越要细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镇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和第20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为“应对水短缺”,中国开展宣传的主题是“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资料二: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1)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
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污染
;B
水资源浪费
水资源浪费
.解决问题的措施分别是:A
治理水污染
治理水污染
; B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2)由资料一可知,200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
应对水短缺
应对水短缺
;“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
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3)请你为节约用水出两个金点子:
家庭节水,一水多用;适当提高水价
家庭节水,一水多用;适当提高水价
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4)由资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夏秋多冬春少
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
兴建水库
兴建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