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日本进口的商品是 ( )
A. 照相机 B. 铁矿石 C. 汽车 D. 彩电
B 【解析】日本资源贫乏,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出口大量的工业产品,以上四种商品中,照相机、汽车和彩电是日本出口的商品,铁矿石是日本进口的商品,故选B。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深圳乐而思中心八下地理(人教)课时同步练习:9.1自然特征与农业 题型:选择题组
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图中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 缺氧,冻土 B. 太阳辐射强,地震多
C. 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 云雾多,滑坡多
2.图中①河流谷地处于地壳活跃地带,与地壳活动相关的清洁能源是( )
A. 太阳能 B. 地热能
C. 水能 D. 风能
3.青藏高原、河套平原、新疆地区,它们各自具备的特色耕作业依次是( )
A. 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B. 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C.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D. 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
1.A 2.B 3.B 【解析】 1.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最突出的困难是高寒缺氧。 2.①河流为雅鲁藏布江,谷地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与地壳活动相关的清洁能源是地热能。 3.高寒(河谷)农业是青藏地区的农业特色;灌溉农业是西北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的农业特色;绿洲农业是西北地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七年级地理 题型:选择题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白种人普遍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这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 湿热 B. 高寒缺氧 C. 炎热干燥 D. 寒冷
D 【解析】试题分析: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如北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子通道较长,是因为这里纬度高,常年气候寒冷,是长期适应寒冷的环境而形成的,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6-2017学年春学期检测试卷--七年级地理 题型:选择题
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解析】试题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是分不开的,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卷 题型:解答题
读亚洲部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洋:①: 。
(2)河流: b: 。
(3)国家:D和河流c所在国家: _ 。
(4)山脉:A: 。
(5)半岛:甲: 。
(1) 阿拉伯海 (2) 叶尼塞河 (3) 中国 (4) 乌拉尔山脉 (5) 阿拉伯半岛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中大洲轮廓可知,该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①是西南的阿拉伯海。 (2)B是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 (3)根据图中D的位置看,D位于亚洲东部,是中国。 (4)山脉A是乌拉尔山脉,位于亚欧两洲之间,是亚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日本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 九州岛 B. 北海道岛 C. 本州岛 D. 四国岛
C 【解析】试题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
A. 人口问题 B. 环境问题 C. 气候问题 D. 粮食问题
D 【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印度是个人口大国,粮食不能够自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生产获得较大成就,基本能实现自给. 【解析】 印度农业发展得益于其推行的三次“农业革命”.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培育作物新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使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70年代开展的“白色革命”﹣﹣引进、培育、推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丁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 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 甲地——石油工业 B. 乙地——种植业 C. 丙地——林业 D. 丁地——渔业
3.下列对此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被称为高原湿地 B. “红土地”广布 C. 是干旱的宝地 D.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东北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 B.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C.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 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1.C 2.A 3.D 4.B 【解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读图可知:丁山脉是太行山,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如图甲地石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春季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亚洲局部图,回答问题。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A 海域是我国的________海;B 海峡是东南亚著名的________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________洋。
(2)东南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大城市主要沿________分布。
(3)孟买一年分旱、雨两季, 当盛行图中所示风向时为________(季节),此时气候特点是________。在该气候影响下,孟买附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1)南;马六甲;印度 (2)中南;马来;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 (3)雨季;高温多雨;水稻 【解析】(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A 海域是我国的南海,B海峡是东南亚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2)东南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沿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