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占土地总量的

A.78.4%左右 B.62.7%左右

C.49.2%左右 D.13.5%左右

【2】占全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可利用草地 B.耕地

C.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 D.林地

【答案】

1A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属于一般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知,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占土地总量的13.5%+16.6%+32.6%+15.7%=78.4%。故选:A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知,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其中,耕地占13.5%,林地占16.6%,可利用草地占32.6%,工矿、交通、城市建设和内地水域等用地占15.7%,所以,占全国土 地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可利用草地。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 纬度.

(2)B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 纬度.

(3)A、B两点所在的纬线圈,长度较长的是 点所在的纬线圈.

(4)A、B两点仅从东西方向上来看,A点位于B点的 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6日电: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的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十三五期间开工,早日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都是将水资源较为丰富的_______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黄河流域。

2从调水的方向判断,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3图中两条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说明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42014年12月12日14时,全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_______西北或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该图属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该图属于 半球.

(2)图中D地的经度是 ,纬度是

(3)A、B、C、D中位于高纬度的是 .A、B、C、D中,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4)C点位于D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5)图中A点位于地球五个温度带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E 山脉—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沿线一起将我国大致分为四大区域;由图可知,我们白银位于 地区。

2C区域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在农牧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3在四大区域中,水分和热量条件最好的是 填字母

4D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5区域A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沿32°N的剖面图”,完成题.

【1】图中甲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题.

【1】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部位里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个点中表示山脊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A和M两处所在地,坡度较陡的是

(2)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 方向,小河流向是

(3)甲、乙两村庄的相对高度是 米.

(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帮助选择最佳坝址,并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