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终年炎热干燥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降水丰富,且主要集中在3月-9月的夏半年,由该地的气温可知,这里冬季是温暖的,不会“冬长夏短,气候严寒”,也不是终年炎热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少雨,故选B.
2.由该城市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出,该城市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全年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全年少雨、年温差大,高原山地气候降水量也不会这么多,全年气温都低,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的判断.
考点分析: 考点1: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我国的气候呈现多样化特征。
季风是指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
试题属性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章丘市七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2011年2月3日起,“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分赴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演出,这也是“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非洲。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2.“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到达的c、d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乌拉尔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分)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八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有56个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七年级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按季节这一天属于北半球的________季。
(2)此时太阳直射到________线上,是北半球的________(冬至或夏至),日期在________前后。
(3)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4)图中A、B、C、D、E五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
(5)图中有极夜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七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比例尺为1:25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
A.25千米 B.2.5千米
C.250千米 D.25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