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盆地分别是( )
A. ①柴达木盆地、②四川盆地、③塔里木盆地、④准噶尔盆地
B. ①四川盆地、②塔里木盆地、③准噶尔盆地、④柴达木盆地
C. ①准噶尔盆地、②四川盆地、③塔里木盆地、④柴达木盆地
D. ①塔里木盆地、②准噶尔盆地、③四川盆地、④柴达木盆地
【2】下列选项中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盆地①、③都位于我国内流区域 B. 盆地④的位置最东
C. 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D. 盆地②位于非季风区
【3】四大盆地相比,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
(2)我们常用“条条南流水”来形容中南半岛的河流,由此可以推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
(3)甲处为著名的 海峡,它是连接 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此海峡有 (单选)的称号。
A.“五海三地之地” B.海上生命线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亚欧大陆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读图俄罗斯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运输周转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题1)据图推断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 航空、铁路 B. 公路、海运
C. 管道、铁路 D. 铁路、公路
【2】(小题2)俄罗斯内河航运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含沙量大 ②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
③河流南北流向对东西向运输没有大的帮助
④河流流速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该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由图形可以判断,该地降水量最多和平均气温最高月份分别是 ( )
A. 4月和5月 B. 5月和6月 C. 6月和7月 D. 7月和8月
【2】图示反映该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A. 夏季高温少雨 B. 夏季高温多雨
C. 全年高温少雨 D. 全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北极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每年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燕鸥在北极图内繁衍后代,当冬季来临时便开始长途迁徙,飞到南极洲越冬。这样周而复始,它的一生往返于两极之间。下左图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下右图为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燕鸥( )
A.繁殖期时北极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
B.迁徙路线均需经过大西洋和印度洋
C.越冬期时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D.回到繁殖地时越过赤道大致向北飞
【2】摄影记者拍摄北极燕鸥在越冬地活动场景时,可能还会拍到的景象有( )
A.工人在采矿B.北极熊正在觅食
C.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在捕鱼
【3】北极地区( )
A.从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由a向bB.黄河站在北极图以南
C.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D.黄河站地处东半球
【4】两极地区气候都很寒冷,但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 )
①冰雪覆盖 ②海拔更高
③纬度更高 ④陆地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
A. 滇 桂 粤 台 B. 台 粤 桂 滇 C. 台 闽 粤 贵 D. 台 粤 琼 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示意图”,这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该工程建设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推动中西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就业
B. 可能会诱发沿线地区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C. 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D. 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实现了中国的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跨越,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又做出了重大贡献。
(1)纬线圈甲的名称是 ,海洋乙的名称是 。
(2)中国前两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A B 。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 。
(4)你认为昆仑站建站时间选择在1月份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