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 |
B. | 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 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 |
C. | 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 |
D. | 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东西运输的 大动脉 |
分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 解:A、黄河出青铜峡后,在宁夏、内蒙古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
B、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B符合题意.
C、黄河下游应该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但航运价值不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考查黄河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 |
B. | 以热带气候为主 | |
C. | 东临东海,南靠南海 | |
D. | 河流多发源于东部山地,自东向西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秦岭-淮河一线 | B.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
C. |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 D.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