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甲地海拔为________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约________米。若甲的气温是20℃,则乙地的气温是________℃.
(3)甲地在乙地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①、②两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
【答案】鞍部 陡崖 山顶 山谷 100 50 20.3 东南 ②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1)从图中可知,A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处等高线重叠是陡崖;C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D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2)从图中可知,甲地海拔为100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约50 米,根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甲的气温是20℃,则乙地的气温是20℃+0.3℃=20.3℃。
(3)从图中可知,该图是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4)①、②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②地,因为②处等高线比较密集,坡度较陡。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40°N、20°E B. 40°N、20°W
C. 40°S、20°E D. 0°S、20°W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热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丁地位于丙地的( )
A. 正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 C________区。
(2)干湿地区A、B之间的分界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________一线。
(3)四个城市年降水量季节分配__________(均匀、不均匀),多集中在__________季。
(4)由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 气候、 气候和 气候,说明我国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气候,受地形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 气候,泰州地区属于 气候。
(3)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 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普遍高温 C. 季风气候显著 D.雨热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期最不可能是
A. 3月21日 B. 5月1日
C. 7月21日 D. 10月21日
【2】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差异 B. 地势高低
C. 海陆位置 D. 风俗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mm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mm等降水量线。
(3)四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是____________。
(4)由此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季节(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自救方式是错误的( )
A.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桌椅下面
B.在野外,应远离斜坡,躲避到空旷地方
C.在楼上,应尽快使用电梯离开大楼
D.在教室,不要急于跑下楼梯,以免互相挤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