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8.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
A.B.C.D.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解: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甲、乙、丙、丁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丙、丁.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知,丙、丁中位于热带的是丙.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读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A非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非洲.
(3)跨经度最广的洋是北冰洋,被三个大洲环抱的洋是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当她到达北极点时,她的四周(  )
A.都是东方B.都是南方C.都是西方D.都是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黄色中国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银色中国看见牦牛,而我们国家有成群的绵羊”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金色中国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植水稻”
D.沙特阿拉伯小朋友说:“我在绿色中国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却是一片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读“非洲气候类型空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候类型A是热带雨林气候.
(2)气候类型B、C是热带草原气候.                 
(3)气候类型D、E是地中海气候.
(4)根据上述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5)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有“赤道雪峰”之称.该山峰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这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读“南亚轮廓图”和“南亚某地气温与降水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河流:B印度河.
(2)地形区:A为喜马拉雅山地;D为恒河平原;C为德干高原.
(3)图反映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当在7月份时,南亚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正遭受着洪涝(灾害)的影响.
(4)国家:①印度;②中国.
(5)海域:E阿拉伯海;F孟加拉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读图,回答问题.

(1)巴西人口众多,其突出的人口特征是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巴西的原住居民为黄色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2)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部分,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3)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在赛事举办期间,当地处于一年中的干季(干或湿).
(4)目前全世界关注巴西的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如果其遭受严重破坏,将带来什么后果?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A印度半岛;半岛B中南半岛;
平原:C西西伯利亚平原;平原:D印度河平原.
(2)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中部以①青藏高原和②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
(3)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其中甲为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
(4)请列举一条亚洲的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
(5)①高原主要位于高山高原气候区;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气候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南方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熟至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