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地区为“金三角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金三角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毒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大部分地区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茂密.在丛林中的开阔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这里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当地居民多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活动,种植粮食仅够糊口度日.在贩毒集团的威胁、控制下,许多农民种植罂粟,由贩毒集团收购制作海洛因等毒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销往了美国和西方国家.
(1)金三角地区所在地属于东南亚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中南半岛,该处地表形态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广泛种植粮食作物;东南亚另外一个组成部分马来群岛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群岛.
(2)根据材料分析,罂粟在这里大量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条件:气候湿热,雨热同期且充足,为罂粟生长提供热量和水分;
B、土壤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是: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落后,无经济收入,许多农民在贩毒集团的控制下铤而走险种植罂粟.

分析 由图中可知,“金三角”位于缅甸、老挝和泰国之间,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由罂粟种植所在地区“金三角”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可知其气候条件为终年高温,降水充沛,且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热同期;土壤条件可以参考材料中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来获得答案.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参考文字材料中的“这里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当地居民多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活动,种植粮食仅够糊口度日.在贩毒集团的威胁、控制下,许多农民种植罂粟,由贩毒集团收购制作海洛因等毒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销往了美国和西方国家.”来作答.

解答 解:(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
(2)金三角地区终年气温高,降水量充沛,加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罂粟早期生长.同时当地居民种水稻收入低,生活贫困,种植罂粟收入比种水稻多.特别是文化素质低,对种罂粟的危害不了解或熟悉不足.另外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三国政府对此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故答案为:(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2)湿热;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

点评 本题以金三角为载体,考查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粮食作物及对种植罂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读中国省级行政区略图,图中字母和数码分别代表的是省级行政单位和濒临的海洋.
(1)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纬度上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A;面积最大的省区是B.(填字母)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省,简称琼,是我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
(3)甘肃省的简称甘或陇,省级行政中心兰州.
(4)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省级行政单位是F(填数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5)① (填数码)是我国内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西欧平原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C.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D.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当2010年1月1日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我国迎来了新的一年,此时,英国伦敦是(  )
A.2010年1月1日零点B.2009年12月30日26时
C.2009年12月31日16时D.2010年1月1日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亚欧大陆40°N东西两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两岸分别是热带季风和地中海气候
B.东西两岸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
C.东西两岸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东西两岸地形分别是高原和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们形象的称(  )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
A.椰子树B.枣椰树C.黄麻D.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读“马六甲海峡航运图”,完成下列要求.
(1)航线A自西向东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到日本国,主要运输的货物是石油.所以该国称此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2)航线B向西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3)此海峡地处亚洲和大洋洲,成为沟通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
(4)写出下列海洋名称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