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右脚所踏地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
A.50°N、20°E | B.50°S、20°W |
C.50°N、20°W | D.50°S、20°E |
A.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东半球 |
C.南半球、西半球 | D.北半球、西半球 |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经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右)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左)逐渐增大(如上图)。东大东经,西大西经,纬度数以赤道为始向北(上)增大的是北纬度(N),向南(下)增大的是南纬度(S)即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图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右脚所踏地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50°N、20°E。
【小题2】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和1600E经线圈,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小红所处的半球位置分别在北半球、东半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0经线;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度数划分:由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以00经线始东边东经度(用字母E表示)、西边西经度(用字母W表示)。几条特殊的线:①1800: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②00和1800既不属于东经度也不属于西经度。运用中不带符号。纬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最长的纬线为00纬线,即赤道。度数划分:由0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赤道既不属于北纬度也不属于南纬度,运用中不带符号。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纬线圈分出的两个半球。赤道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高中底纬的划分:300纬线是中低纬的分界线,600纬线是中高纬的分界线。300和600纬线不属于高中低纬度。几条特殊的纬线: 23.50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线上及以南才有直射。靠近赤道北边的虚线。23.50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线上及以北才有直射,以南无直射。靠近赤道南边的虚线。66.50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南界线,线上及以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北极的虚线。66.50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北界线,线上及以南才有极昼极夜。靠近南极的虚线。900N: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0km。地球上绝对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900S:南极点,最短的纬线,长度为0km。地球上绝对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的四大区域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属于②区域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
D.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
A.界线一 | B.界线二 | C.界线三 | D.不确定 |
A.距海较远 | B.温度较高 | C.纬度较高 | D.海拔较高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
B.秦岭—淮河 |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D.天山—阴山 |
A.纬度位置 | B.地形地势 |
C.风俗习惯 | D.地理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 )搭帐篷宿营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A.a、b两地的温差约是2.4℃ |
B.a地比c地坡度大 |
C.沿途经过的山顶的海拔高度在700~800米之间 |
D.e处的地形是陡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邻国①是
A.朝鲜 | B.哈萨克斯坦 |
C.不丹 | D.尼泊尔 |
A.哈密瓜 | B.龙眼 | C.香蕉 | D.椰子 |
A.工业发达 |
B.民族众多 |
C.矿产资源种类齐全 |
D.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北京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②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③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
④台湾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
B.半干旱区和湿润区 |
C.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
D.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
A.台北 | B.高雄 | C.新竹 | D.基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