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5分)
(1)B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 。
(2)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图中的E和F一线,其中E是_______ ,此线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大体吻合。
(3)D地区中种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 。 C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1)高寒
(2)秦岭 0
(3)甘蔗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从图中看出,B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要以青藏高原为主,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
(2)E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D南方地区与C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3)D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C北方地区受热量因素的影响,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区域。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东东莞市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已成功地完成20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我国国家海洋局宣布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图19和文字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取得重大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名称是( )
A.泰山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2)图19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分布的地理位置在纬度上都处于 以内的大陆地区;从经度上看,三个考察站居于 (经线)附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为 ;
(3)对于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是( )
A.在南极地区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察研究
B.在南极地区只可开展监测和探测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C.南极地区丰富的环境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
D.南极地区存在有少量的常住居民、各国科学考察人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东东莞市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出现的人口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 D.黑河-腾冲线
2.①②③是我国人口分布少的地区,其对应省区是
A.西藏、青海、新疆 B.新疆、青海、内蒙古
C.西藏、新疆、内蒙古 D.新疆、青海、内蒙古
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南多、东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聊城外国语学校学业水平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图,回答问题(6分)。
⑴济南市的小华打算乘火车到上海、广州出差。他计划先到上海,再从上海直达广州,根据上图,请你帮助小华规划一下他依次所走的、距离最短的铁路干线( )
A京广线-沪昆线-京九线 B京沪线-陇海线-京广线
C京九线-沪昆线-京广线 D京沪线-沪昆线-京广线
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是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的优势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是 (答出一项即可)
⑷图中甲岛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隶属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聊城外国语学校学业水平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台湾的部分资料,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
C、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年山东聊城外国语学校学业水平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