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人口多,耕地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初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初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初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三校初二上第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上找到并描划出农耕区与牧区的界线。

(3)划分C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5)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三校初二上第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代描写我国河流的诗句很多,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描写长江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长江这种流向的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

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2.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B.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三校初二上第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高新技术密集区与其中心对应错误的是

A.环渤海——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B.沿长江——上海高新区

C.东南沿海——广州高新区

D.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西安-杨凌高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上初二期末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辽中南地区

D.长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三校初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______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点先进入黑夜。昼夜交替的周期为______。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______

(4)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______带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