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巩固练习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题型:选择题
下列大洲的气候、地形与其突出特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欧洲气候——炎热 B. 大洋洲气候——酷寒,多大风,降水稀少
C.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非洲地形——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课后巩固 第十章 认识国家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美国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美国的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B. 美国本土处于五带中的热带
C. 位于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D.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传统产业的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认识大洲 题型:连线题
将下列重要的地理事物与其所在大洲用直线连接起来
A、亚马孙平原________①北美洲
B、苏必利尔湖________②南美洲
C、大自流盆地________③亚洲
D、多瑙河________ ④非洲
E、青藏高原________⑤大洋洲
F、东非大裂谷_______⑥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认识大洲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如图两幅图,从中获得了一些地理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濒临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③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④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具有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
⑤亚洲的大河 都发源于中部山地,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⑥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日本概况 题型:解答题
读俄罗斯和日本示意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和日本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
(2)在矿产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日本向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在国际合作中可称为“________”。
(3)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是________,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其终年不冻的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
(4)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最有代表性的活火山是________。
(5)关于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B.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C.日本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 D.俄罗斯工业分布靠近矿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日本概况 题型:选择题
分析区域特征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读不同尺度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各区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②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C. ③热带面积广大
D. ④赤道穿过中部
2.关于上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②矿产资源丰富 C. ③发达国家众多 D. ④工矿业是该国的主导产业
3.关于世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 印度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C. 欧洲西部高原面积广大 D. 巴西水资源贫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中国的自然资源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题。
1.关于①~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B. ②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C. ③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
D. ④地区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了绿洲农业
2.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太阳能和地热能
B. ④地区和③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 ③地区的油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缓解了我国东部的能源短缺
D. “聚宝盆”和“鱼米之乡”都分布在②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青藏地区 题型:选择题
为了改善我国西部交通运输条件,实施的重点工程是( )
A. 西电东送 B. 西气东输 C. 青藏铁路 D. 南水北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