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回答1~3小题。
1.与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人口分界线
2.下列能反映北方地区特点的是( )
A. 肥沃的黑土地 B.“高”与“寒”
C.“鱼米之乡”D. 干旱
3.下列关于南方人生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的主食是面食
B.传统的体育项目是溜冰
C.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D.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至三熟
1.C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与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一线。所以C对,A、B、D错。
2.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所以A对;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所以B错;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所以C错;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所以D错。
3.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因而当地居民的主食以米饭为主,所以A错;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不结冰,所以B错;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湿热,因而其房屋通风性能好,多为竹木结构,降水多,为了使雨水迅速下流,保护房屋,所以南方房屋屋脊坡度大,所以C错;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船,耕地类型为水,所以D对。
考点: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垦荒种粮
C.东北平原地区大量种植油菜
D.在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水果和林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兴化市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港80%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内地
B.京沪线直接沟通香港和上海
C.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D.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兴化市八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秦岭一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有结冰期B.含沙量更小
C.汛期更长D. 水量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兴化市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材料六和“拉萨与上海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六:拉萨与上海大致在同一纬度,但两地地理特征千差万别……
1.对两地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拉萨4月平均气温最高 B.上海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C.上海七月平均气温低于拉萨 D.拉萨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2.对两地的气候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上海为热带季风气候 B.拉萨为温带季风气候
C.上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拉萨为高原山地气候
3.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差异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青藏地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A.河谷农业 B.绿洲农业
C.灌溉农业 D.出口创汇农业
5.青藏地区最具有地域特色的粮食作物是
A.青稞 B.水稻
C.小麦 D.高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度甘肃省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此图为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 B. C. D.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① ② ③ ④
(4)图示区域的地形主要有 、 、 、 ,气候类型是
,植被是 ,耕地类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南部是我国
A.甜菜的重要产区 B.小麦的重要产区
C.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D.棉花的重要产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