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南宋末年,丘处机途经张家口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大河的流向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____。
(2)“中原之风”中的“风”指_____季风,作者“北顾”的是_____高原。
(3)“太行诸山”以西的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写出主要的综合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条)
(4)下列不属于图中A、B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基础好,市场广阔
D.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西高东低 夏(或东南) 内蒙古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种草;打坝淤地等(写出一条即可)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掌握。
(1)读图可知,图中大河是黄河,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里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2)“中原之风”中的“风”指的是夏季风,作者“北顾”的是内蒙古高原。
(3)“太行诸山”以西的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4)读图可知,图中A是京津唐工业基地,B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发展工业所共有的有利条件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临海;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故选:D。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①________,别称_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2)我国刚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的是图中__________三个城市(填序号)
(3)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作为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其主要发展的是________型经济。
(4)到该地区旅游,能够接触到下列序号中的__________。
①苏州园林 ②粤剧、粤菜 ③秦始皇兵马俑 ④周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2月,经过20多天的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选址为图中难言岛(恩克斯堡岛)。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难言岛位于长城站的( )
A. 西南方B. 东南方
C. 东北方D. 西北方
【2】关于该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酷寒、狂风、干燥
B. 有巨厚冰层
C. 纬度最高的大洲
D. 比北极地区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取近路至大西洋,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英吉利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一带一路”部分线路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所列两个城市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 鹿特丹莫斯科B. 威尼斯雅典C. 内罗毕科伦坡D. 吉隆坡福州
【2】下列水域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有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苏伊士运河 ③红海 ④马六甲海峡 ⑤巴拿马运河 ⑥墨西哥湾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⑥D. ④⑤⑥
【3】关于图中甲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北沿海盛产石油B.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C. 属于“阿拉伯国家”D. 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南亚”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沿线众多国家的命运更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每天有大量人员和物资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中往来最频繁的区域,就是东南亚地区。
(1)东南亚包括____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_____群岛。
(2)图中的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__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_____岛之间。
(3)图中乙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__,这里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其中泰国的_________产量占世界首位。
(4)甲国是新加坡,该国位于__________(填纬线名称)附近,属于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
(5)乙半岛冬季盛行____________季风(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在A.B.C.D.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一线,是1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含沙量明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疏松或坚实),植被稀少,遇到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黄河下游素有“___________”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_____(加快或减慢),挟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______(抬高或下降)。
(3)如右图所示,甲、乙、丙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