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目前多种“疾病”缠身,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与母亲河“脚肿”密切相关的是( ) .
A. “大量脱发” B. 梯级水电站
C. “动脉阻塞” D. “腹泻”
【2】关于“母亲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源于青藏高原,曲折东流注入东海
B.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全长5000多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二位
D. 下游河宽水深,航运价值大
【3】黄河流域除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外,近年来又出现了哪些问题( )
A. 新的冲积平原 B. 河流改道
C. 断流、水污染 D. “地上河”消失
【答案】
【1】 D
【2】 C
【3】 C
【解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后注入渤海。
【1】由图可知,母亲河“脚肿”是发生在黄河下游,这里脚肿的原因是由于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慢慢形成了地上河,故选D。
【2】关于“母亲河”黄河的叙述,该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全长5000多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二位;下游是地上河,航运价值小,故选A。
【3】黄河流域除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外,近年来又出现了水污染、断流等问题,地上河、河流改道等问题是以前出现了的问题,故选C。
本题考查黄河各河段的特征及治理措施。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判断, 2007年长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多( )
2007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关数据
地区 | 土地面积 | 常住人 | 非农业人口 | 国民生产 | 进出口总 |
长江 | 11 | 9 749 | 65 | 46 862 | 609 |
珠江 | 2.5 | 4 492 | 77 | 25 416 | 452 |
A.21 446亿元
B.609亿元
C.452亿元
D.157亿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俄罗斯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本着因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图中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
A.煤炭、钢铁
B.服装、电力
C.电子信息、玩具
D.新能源、新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甲图)、美国(乙图)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一般包括位置、_______、_______、土壤、植被等方面。
(2)关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正确的叙述是。
A.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B.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C.两国的西部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
D.中美两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都位于西部地区
(3)B、D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其中B为北京市的中关村,D为________市的“硅谷”。
(4)19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地区移民.仅1860至1890年30年间便开垦了9000万公顷处女地.1934年5月11日世界上最强一次风暴 发生在这里,这场黑风暴从这片因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而使土壤沙化的地区开始,很快发展成为一条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440千米,高约3千米的巨大 沙尘龙.3天中黑风暴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地区,把巨大的肥沃地表土壤一直送进了大西洋.风暴所到之处,大量农田、水井、道路被淹没,小溪、河流干 涸,4500万公顷农田被毁,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
据此,请你分析这场黑风暴对我国目前西部开发的启示.
(5)简述美国地形特点,并说明其对降水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有关韩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与韩国的合作是南北对话
B.韩国同我国隔海相望
C.韩国在我国大力推销“高铁”技术及设备
D.韩国不受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上的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分布空白图”回答:
(1)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___高____低,呈_____状分布。
(2)我国南、北方的界山是 __。(填山脉名称)
(3)填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A_____B __C___E ___G __H__J_______K__。
(4)以上所填各地形区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上(填代号):
①第一级阶梯上的是___②第二级阶梯上的是___③第三级阶梯上的是___
(5)___岭、____山、巫山和_____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6)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