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经度___,纬度_____B:经度_____,纬度____C:经度_____,纬度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B地和______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地。
(3)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4)B点位于低、中、高哪个纬度带:________。
【答案】60°W 60°N 0° 0° 40°E 40°S A C B A 东南 西北 低纬度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经纬网定位、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 A、B、C三点的经纬度分别是:A(60°N,60°W);B(0°,0°);C(40°S,40°E)。
(2)从南北半球来看,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由0°纬线向北为北纬属于北半球,0°纬线向南为南纬属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圈,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地,位于东半球的是B地和C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地,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北半球的是A地。
(3)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判断C地位于A地东南方向,B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
(4)从高、中、低纬度来比较,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之间,中纬度范围是30°~60°之间,高纬度的范围是60°~90°。读图可以判断B点位于低纬度。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山脉,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
(2)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不包括________。(填数码)
①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干支流水电站众多,阻碍洪水下泄
③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④中游泥沙淤积及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3)上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结合下图,你认为C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地被称为“塞上江南”,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
(6)湖泊③是________,支流④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赤道上某地出发,甲往北行,乙往西行,并且保持方向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不可能再相遇
B.两人会再次在赤道相遇
C.甲能回到出发点
D.乙不能回到出发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探险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地球上的某一点,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均为北方,你认为他们站在了(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上
D.本初子午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的稻谷供需关系,稻谷供需结余大于0表示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稻谷有结余,小于0表示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稻谷供不应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稻谷供需结余在0~150万吨的省级行政区有( )
A.滇、琼B.豫、鄂C.云、闽D.黔、琼
【2】甲区域的稻谷供需结余量最有可能是( )
A.50万吨B.200万吨C.800万吨D.-90万吨
【3】甲区域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广 ②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除水稻外,下列农作物最有可能分布在甲区域的有( )
①油菜 ②青稞 ③甜菜 ④棉花 ⑤小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壮族
D.蒙古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