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我们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填序号)
(2)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填序号)
(3)A半球是______半球,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4)①②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___________山——土耳其海峡;⑥⑦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岛屿在__________洲。
(6)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根据你的观察,请描述一下这种地形的特点是_______。
(7)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位于________半球。
【答案】(1)①
(2)⑩
(3)西半球 西半球陆地面积小于东半球
(4)大高加索山 巴拿马运河
(5)北冰洋 北美洲
(6)平原丘陵 海拔在200米以下
(7)东
【解析】
试题
(1)图中①是亚洲,②是欧洲,③是非洲,④是大洋洲,⑤是南极洲,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我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故是①。
(2)图中⑧是太平洋,⑨是大西洋,⑩是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故是⑩。
(3)东西半球相比,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故A是西半球,原因是陆地面积小。
(4)图中①是亚洲,②是欧洲,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图中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亚欧两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5)在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故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最大岛屿位于北美洲。
(6)辽宁省法库县以平原丘陵位于,海拔在400米以下,故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为主,海拔在400米以下。
(7)本初子午线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20°W以东地区,属于东半球,故本初子午线属于东半球,它与赤道交点位于东半球,故赤道与本初子午线交点位于东半球。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大、人口多,市场广阔
B.高校、科研机构密集
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 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解释错误的是
A. 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B. 地球自转
C.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 地球公转
【2】在张家界地区“寒来暑往,天气逐渐转凉”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下列因素相关的正确组合是
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南回归线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洲绝大部分位于南纬________ °和北纬 ________°之间,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该洲与北美洲的界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图判断,该洲气候以________(热、温,寒)带气候为主:在广大内陆地区________气候类型分布面积广大。以雅库茨克为例,该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以乌兰巴托为例,该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洲季风气候显著,根据位置判断北京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通过读图可发现,该洲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由此可判断该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 。
(6)图中A国的贝都因人住帐篷,穿宽大袍子。这和当地自然条件的关是________ ,_________。人们出国前都要了解所去国的风土人情,这样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7)亚洲除___________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上看,该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中国_________(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非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2】有关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
B. 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C. 刚果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链接生活。
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的地理社团,同父母们一起开展了“环游中国”自驾游活动。下图是学生自主确定的考察路线图,他们对沿途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请参与到活动中,完成此次考察。
(1)他们从济南出发,首先到达A地,住在牧区的传统民居 里;在B地他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瓜果 ;在C地他们穿着当地民族的传统服饰 拍照留念;在D地区参观了我国最大的 水利工程;然后沿江而下到达我国最大的城市 ;最后返回济南。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现象1:从A到B地表景观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
现象2:B地区的城镇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现象3:在C地区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3)请比较长江对D、E两地区发展影响的差异。
(4)张先生家在常州,工作在苏州,每天往返于两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请你据图回答,这种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