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力人口,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如果某个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下表是我国2010年至2014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2010年至2014年人口老龄化构成比重
年龄组成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0﹣14岁(%) | 16.6 | 16.5 | 16.4 | 16.4 | 17.5 |
15﹣64岁(%) | 74.6 | 74.4 | 74.2 | 73.9 | 72.4 |
65岁及以上(%) | 8.8 | 9.1 | 9.4 | 9.7 | 10.1 |
1.此表反映出我国2010﹣2014年( )
A.非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增长缓慢
B.人口老龄化逐年加重,社会负担越来越大
C.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
D.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贫富悬殊逐年加大
2.预计2014年及以后一段时间我国新生人口有所增加,主要影响原因可能是( )
A.国家适当方宽了生育政策 B.国家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
C.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提高 D.医疗、卫生水平大大改善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①准葛尔盆地 ②塔里木盆地 ③青藏高原 ④唐古拉山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广安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B.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C.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D.各民族自治地方不受国家统一管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达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_________(稠密/稀疏).
(2)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城中,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的是_________(填代号)区域.
(3)由图可得,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征是:沿_________分布.
(4)C海城有我国位置最南、最年轻的城市:_________市.
(5)下列关于图中A、B两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都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都流经了臧、青和川
C.下游都流经平原并形成地上河
D.都有结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达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省桐城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2012年卫星拍摄的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夜景照片(图中亮色部分为灯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说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哪些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请任写出3个).
(2)分别写出乙、丙和丁所指示的我国地形区名称.
乙: 三角洲、丙: 盆地、丁: 高原.
(3)甲岛是我国的 岛,试从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岛东西部夜景差异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省桐城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淮河边某学校八年级同学到皖南山区游学,看到层层梯田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修建梯田主要是为了( )
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应对全球变暖 D.美化乡村环境
2.同学们在皖南山区游学期间,发现当地( )
A.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
B.山上有大面积的茶园
C.居民以回族人为主
D.随处可见陡峻的悬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安庆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企鹅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它适应的环境是( )
A.高温 B.潮湿 C.温暖 D.严寒
2.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时,我国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绍兴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本世纪下半叶实现______净零排放.( )
A.温室气体 B.核污染物 C.工业废气 D.重金属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