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降水很少,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巨厚的冰层?
气候酷寒,降水形式主要是雪,还因为冷,蒸发极为微弱,所降的雪几乎都积累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巨厚的冰层。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酷寒,降水形式主要是雪,还因为冷,蒸发极为微弱,所降的雪几乎都积累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巨厚的冰层。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雨林危机……”最容易让我们联想到
A. 巴西 B. 印度 C. 中国 D. 法国
A 【解析】“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雨林危机……”最容易让我我们联想到巴西,该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这里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又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有关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悉尼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B. 北回归线穿过国家的中部
C. 是世界最大的岛国 D. 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D 【解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南回归线穿过国家的中部;堪培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小的大陆,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故答案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东北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③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④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 ⑤农业科技水水平高。故答案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界线与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相一致的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800mm等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③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④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一月份0℃的等温线,是8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10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南极地区冰层的平均厚度约为
A. 1000米 B. 2000米 C. 3000米 D. 4000米
B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严寒,是世界上冰层最厚的地区,冰层厚度达到2000米,这里也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10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组
造成南极洲气候酷寒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地表有巨厚的冰层
B. 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
C. 地形以高原为主
D. 地处高纬,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D 【解析】南极地区位于南极点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高的地区,离太阳直射点就越远,太阳高度角就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就很少,导致气温很低。再加上地形以高原为主,使南极洲气候酷寒。根据题意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湘教版2018届七下第7章 了解地区 第3节 西亚练习题 题型:解答题
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2)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请任意写出本区一个重要的产油国:
(3)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因为该地主要为 气候.
(1)里海 (2)波斯湾;伊朗 (3)热带沙漠; 【解析】(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2)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些产油国中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 (3)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因为该地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降水稀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连线题
把下列线与其称号连接起来:
①0°经线 A.北极
②0°纬线 B.赤道
③90°N C.南极
④90°S D.本初子午线
①—D ②—B ③—A ④—C 【解析】试题分析: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该线的纬度为0°;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度数分别为90°N和90°S.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