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乙图看出,A处是黄土高原,该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该高原的传统民居为窑洞.
(2)从丙图中看出,B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我国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这是我国气候的一大优势.
(4)从丁图景观看出沙漠广布,由此可见该区域降水稀少,反映我国的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造成这一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故答案为:
(1)黄土;窑洞;(2)水稻;(3)雨热同期;(4)干旱;海陆因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 |
B. | 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 |
C. | 北方地区水网纵横,植被茂密 | |
D. | 西北地区的剧种越剧、黄梅戏,唱腔宛转悠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 | B. | 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 ||
C. | 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 D. | 它记录的信息有研究价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月份 | 1 | 4 | 7 | 10 |
气温(℃) | -10℃ | 10℃ | 23.5 | 5 |
降水(mm) | 10 | 36 | 200 | 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