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五一”假期,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实践地为图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A是_____;公路的大致走向是______;王村和李村图上距离2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___米。
(2)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在乙图中的位置是_____(a、b、c、d)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王、李两村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村。
(3)同学们考查发现,当地耕地类型是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4)分析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______
【答案】山谷 西北—东南(走向)或东南—西北(走向) 600 d 昼长夜短 李 水田 水稻 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解析】
(1)由图可知,A处等高线向高处凹进,是山谷地形;公路的大致走向是西北-东南;图中比例尺是1厘米代表实际300米,所以王村和李村图上距离2厘米,实地距离是600米。
(2)活动期间是“五一”,这时地球是运行在乙图中的d段,是在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位于北半球的地区是昼长夜短,王、李两村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李村。
(3)该地区位于南方地区的热带,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图中两村选址的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气候,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气候。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只有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没有分布。
(4)120°E经线和北回归线相比,经过的气候类型较多的是________线。
(5)(双选)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我国城乡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D.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手机软件推出一项公益行动:如果用户有减少碳排放的行为,可以在该软件界面产生“能量”,并种植一棵虚拟的树。当“树” 长大后,环保组织则买走用户的“树”并在现实某个区域种下一 棵实体的树,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图示区域所种植的树,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吸烟除尘B. 抵御海浪C. 涵养水源D. 防风固沙
【2】现实种植树苗的区域,最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B. 内蒙古高原C. 东北平原D. 珠江三角洲
【3】软件用户通过借助电子稻草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千里之外自己种的树。图中电子稻草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环境污染B. 防止被盗,维护社会治安
C. 绿化植被,美化环境D. 拓展城市旅游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范围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亚洲的是_____,据图读出亚洲的经纬度范围:
经度______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洲: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大洋:G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3)A与H的界线中有________海峡,B与H的界线是__________运河,D与H的界线是__________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淮”大致位于图中的( )的分界线。
A. 甲与丙B. 甲与丁C. 丁与乙D. 甲与乙
【2】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乙——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丁——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区略图
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在地理课上,老师建议: 去乙地旅游时间最好是 7、8 月; 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品、羽绒服等;有心、肺、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需携带吸氧用具等。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 地理分界线的是 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____河。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长河,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4)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牦牛,而我国中部有成群的绵羊。”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是一个沙漠之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