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9.对甲、乙两地方位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B.甲、乙两地位于南北同一半球
C.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D.乙地在北半球,乙地在东半球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
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依据甲、乙经纬度范围可知,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故A、C错误.
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依据甲、乙纬度范围可知,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故B错误.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依据乙地经度范围可知,乙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D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
A.黑龙江B.内蒙古C.广东、广西D.海南、台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丙处的海域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台湾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与左图相符的是(  )
A.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类型多样C.地势西高东低D.呈“网格”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
B.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高原、平原为主
C.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以盆地、平原为主
D.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大陆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德国学者将中国四大区域的差异进行概括和提炼,得出如图结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色中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干旱是本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2)“银色中国”冰川绵延,雪峰皑皑主要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该地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3)“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秦岭(山脉)--淮河一线.
(4)“黄色中国”区域中,A地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沉积区,这里植被较少,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B地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5)“绿色中国”区域地处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干湿区),这里四季常绿,物产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穿过的省级政区是(  )
A.浙江B.湖北C.山东D.山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