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

A____,B____,C____,

D____,E____,F____。

(2)A、B两气候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于B气候区的城市①的标志性建筑是____。

(4)位于F气候区的城市中,有该国首都____;有全国第二大城市____,其图中数字代号为____。

(5)澳大利亚国徽中含有两种动物,一种是袋鼠,另一种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景洪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 )。

A、机动灵活 B、安全舒适

C、快捷方便 D、运量大、运输距离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沭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的位置在( )

A.0°经度,0°纬度 B.20°W,0°纬度

C.160°E,0° D.0°,2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盐城东台第一教研片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 )

A.国务院 B.中南海 C.人民大会堂 D.故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中考模拟地理试卷(2)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的省区轮廓图,完成题目:

① ② ③ ④

(1)请分别写出四个省区的行政中心所在的城市:

(2)①省区的突出的地形特征是可以概括为 ,它拥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是 ,它境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3)②省西部的地形区是 ,东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里的 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4)③省内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是 平原,它的邻省湖南的“湖”指的是 湖。

(5)④省有被誉为春城的城市 。本省所在的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6)四省区中,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省区是 ,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的简称是 。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中考模拟地理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①大洲的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过盆地,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从东部沿海开始,成半包围结构。

B、②大洲的地形特点是四周低中间高,所有河流成放射状流入太平洋,本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C、③大洲地区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无热带分布,其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大米为主食。

D、④大洲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该大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2.我国“雪龙号”考察船经过②、④之间的海峡进入北极地区,该海峡为(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德雷克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相关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08年底到2009年初,我国河南、山东、河北等粮食主要产区,自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出现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做好抗旱工作,对保障夏粮生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河南、山东、河北等特旱省区主要位于温度带中的 带,干湿地区的 地区。

(2)特旱省区受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填“春小麦”或“冬小麦”),该小麦的熟制为 (填“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导致我国东部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4)图中A是 山脉,该山脉以东是 平原,该平原的气候类型是

(5)B山脉走向为 走向,该山脉西侧地形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静宁城关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水污染,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时尚,下列不属于水污染原因的是( )

A、使用化肥、农药 B、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

C、生活污水的排放 D、水土流失、地面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