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但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B. 我家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D. 我家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人均占有量 。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4)土地利用类型①为 ,主要分布在我国 (湿润区)的 地形。
(5)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 (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京杭大运河 D. 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 )
A. 人均占有量太低,发展经济必然缓慢 B. 地大物博,大量消耗
C. 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禁止使用 D.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并不断探索开发利用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12年以来,云南遭遇三年连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多地旱情严重,农作物受灾,干旱已造成云南超过310万人饮水困难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三 我国南方、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
(1)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电站是 。()
(2)从材料三可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 (合理/不合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径是: 。()
(3)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节水措施?(最少写出两点)
(4)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提倡节约用水。请简单绘制一幅节水宣传图,并简要叙述图中所代表的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句子描述气候的是 ( )
A. 今天风和日丽 B. 7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
C. 明天有雾,请大家出行注意安全 D. 受南下冷空气影响,今后几天将会有降温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桂林市雁山区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____________牧区,B____________牧区,
C____________牧区,D____________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________,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________;以水田为主的是________,以旱地为主的是________。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的格局。
(3)在①⑦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________,盛产甘蔗的是________。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的格局。
(4)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________,属于人工林区的是________。
(5)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④________带和③________区两大生产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象州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