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高原大陆”之称
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生物资源相当贫乏
④ll月至次年3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1)有“高原大陆”之称的是非洲,故①错误;(2)南极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淡水资源丰富,故②正确;(3)南极地区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动植物资源却十分丰富,故③错误;(4)11月至次年的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故④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东西半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图中,划分①和②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土耳其海峡 C. 白令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2我们生活的大洲代表的序号是 ( )

A. B. C. D.

3关于图中的C大洋,说法错误的是 ( )

A. 温度最低 B. 岛屿最

C. 平均水深最深 D. 面积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

(1)图中A处是山脉,科学考察表明,这里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海洋,该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2)现代测量表明,B处位于位于图中板块和交界地带,据图中信息可知,B处海域会不断(扩张或缩小),其原因是
(3)据测量,位于图中C处海域在不断(扩张或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该海域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平面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河水流, 从北向南流, 请你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小河流向.

(2)学校在水电站的_____________方向,农机站在学校的

方向。

(3)图中公路左段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右段方向是

(4)如果农机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 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假设一分钟走60米,几分钟能从农技站到学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填空: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① 岛屿:⑤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的名称:A. B. C. D.

(3)简述我国的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提高到;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单独两孩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四 中国人口分布图(下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 。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_____________。

(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 ______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5)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______ (多项选择)。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B.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D.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图甲中M处的学校,组织学生去N处的动物园参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四处表示鞍部的是 , 学校所在地的海拔(高于或低于)50米。
(2)学校(M处)与动物园(N处)的直线距离约千米。
(3)图乙中,大象馆位于熊猫馆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某地25°N,98°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成语秦晋之好中的分别是

A陕西和宁夏

B.陕西和山西

C.山西和河南

D.河南和陕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