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季节划分标准,按照气象法,把候(5天为一候,一年有72候)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称为冬季,把候平均气温升至22℃以上称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季或秋季.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不仅因地而异,而且因时而异.按照这种划分标准,回答下题.
广州今年出现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气候周期,90余天就经历了秋冬春夏四季,它的顺序是(  )
①从1月1日至1月24日   ②从1月25日至2月13日
③从2月14日到4月4日   ④从4月5日起即转入另一个季节.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解答:解:广州从今年1月1日至1月24日为秋季,从1月25日至2月13日为冬季,而春季则从2月14日到4月4日,仅仅经历了51天即转入夏季,四季的经历前后不过90余天,这在广州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气候周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季节的划分,注意多搜集材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有: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度的海温与陆温不同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度的海温与陆温不同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
纬度,海陆,洋流,地形
纬度,海陆,洋流,地形
由此分析右图,若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此时北半球应是
季节,北京此时的气候特征应是
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
,地中海沿岸正处于的
高温少雨
高温少雨
气候特点,而非洲南端正好是
温和多雨
温和多雨
的特点,印度大部分地区应正好处于
季,巴西高原上正好处于
季,北冰洋沿岸地区此时气温可能是一年中最
(高/低)的时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以下材料,联系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年8月13口,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艇──“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沉没,全世界为之震惊.一年后的9月,俄罗斯开始了“库尔斯克”号潜艇的打捞丁作.
材料二:亚欧分界的趣闻.
第一个以乌拉尔山脉来划分欧洲和亚洲的人是俄国彼得大帝时期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瓦里?塔季谢夫.乌拉尔山脉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萨克斯坦草原,海拔2000m左右,是亚欧大陆上纵贯2000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标.塔季谢夫对乌拉尔山脉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发现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个地区的动植物有许多显著区别.考察发现,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河流往两个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马河,另一面流向东方,注入鄂毕河,而且向西面和东面的河流流域植物群和动物群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在西面河流里的鱼,身体呈红色,如娃鱼、苘鱼.在东面河流中,虽然他们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样,如折乐鱼、聂利玛鱼,但鱼体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同.根据乌拉尔山脉的位置特点以及东西两部分地区的各种不同特点,塔季谢夫提出,将乌拉尔山脉作为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足比较合适的.他的这个看法最终被公认.
(1)巴伦支海是下列哪个洋的边缘海
B
B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巴伦海沿岸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不冻港是
D
D

A.圣彼得堡     B.海参崴     C.莫斯科     D.摩尔曼斯克
(3)此港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受
B
B

A、台湾暖流影响       B、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北赤道暖流响       D、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4)俄罗斯东隔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
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相望.俄罗斯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中国
中国
是面积最大的邻国.
(5)俄罗斯的地形以
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
为界,以东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以西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的平原主要是
东欧平原
东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它们以
乌拉尔山
乌拉尔山
为界.
(6)“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海域沿岸在气候上属于
D
D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以下材料,联系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年8月13口,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艇──“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沉没,全世界为之震惊.一年后的9月,俄罗斯开始了“库尔斯克”号潜艇的打捞丁作.
材料二:亚欧分界的趣闻
第一个以乌拉尔山脉来划分欧洲和亚洲的人是俄国彼得大帝时期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瓦里?塔季谢夫.乌拉尔山脉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萨克斯坦草原,海拔2000左右,是亚欧大陆上纵贯2000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标.塔季谢夫对乌拉尔山脉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发现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个地区的动植物有许多显著区别.考察发现,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河流往两个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马河,另一面流向东方,注入鄂毕河,而且向西面和东面的河流流域的植物群和动物群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在西面河流里的鱼,身体呈红色,如娃鱼、苘鱼.在东面河流中,虽然他们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样,如折乐鱼、聂利玛鱼,但鱼体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同.根据乌拉尔山脉的位置特点以及东西两部分地区的各种不同特点,塔季谢夫提出,将乌拉尔山脉作为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足比较合适的.他的这个看法最终被公认.
(1)巴伦支海是下列哪个洋的边缘海
B
B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巴伦支海沿岸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不冻港是
D
D

A.圣彼得堡     B.海参崴     C.莫斯科     D.摩尔曼斯克
(3)此港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受
B
B

A.台湾暖流影响          B.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北赤道暖流影响        D.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4)“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动力来源是
A
A

A.重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B.轻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C.利用海洋能产生的能量    D.燃烧常规能源释放的能量
(5)俄罗斯东隔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
与美国的州相望.俄罗斯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中国
中国
是面积最大的邻国.
(6)俄罗斯的地形以
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
为界,以东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以西的地形以
山地
山地
平原为主.西部的平原主要是
西西伯利亚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欧平原
东欧平原
,它们以
乌拉尔山
乌拉尔山
为界.
(7)“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海域沿岸在气候上属于
D
D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它与南美洲的界线B是
 
运河.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
 
洋到达C
 
洲.
(2)①是世界最大平原
 
平原,位于
 
半球(东或西).②点的经纬度是:(
 
 

(3)北京的玲玲同学过暑假时,好望角的季节是
 
季.晚餐时,玲玲通过互联网视频与远在华盛顿的表姐聊天,表姐对她说“早上好”,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以下有关世界农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有(
 
 
).(双项选择)
A、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实现地区专业化和生产机械化
B、中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明显,造成了“南方面食、北方米饭”的不同饮食习惯
C、非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农牧业发达,粮食大量出口
D、欧洲西部草场广布,当地居民餐桌上常见牛肉、羊肉、奶酪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 同步练习(人教版) 题型:059

阅读与思考

世界的寒极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南极点附近的平均气温为-49℃,寒季时可达-80℃。南极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只有暖季和寒季之别。即使是11月到次年3月的暖季,南极内陆的月平均温度也在-34~-20℃之间。如此寒冷的天气对人类和一切生命都是可怕的威胁。金属在这样的奇寒中会脆裂,一杯热水泼到空中,立刻就成了冰雹掉下来。在南极,因寒冷而冻伤致残的事例是经常发生的。

  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那么寒冷,但大部分地区却也是终年冰封的。1月份的年均气温介于-20~-40℃,最暖月份8月的平均气温也只达到-8℃。北极地区最冷的地方并不在中央的北冰洋,而是在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镇。1993年观测到-71.2℃的最低温度。在北极,漫长的冬天结束后,夏天迅速来临。有位旅行者这样写道:“615日,湖心结冰,616日,冰心融化;17日高温,水温达19℃,人们在湖中游泳。这是对北极剧烈气温变化的生动写照。

  南极为什么会这样寒冷呢?主要是由于它所在的纬度高、地势高,终年被冰雪覆盖,再加上冰雪具有反射阳光的强大能力,把太阳辐射的热量90%反射回宇宙空间。

1.思考:南极和北极同为地球的两端,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呢?

南极臭氧层破坏

  臭氧虽然在地球大气中是一种微量的气体,但它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主要作用是保护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的强烈辐射,如果失去了臭氧层的保护,地球生命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科学家发现自1975年以来,南极地区每年早春,约在10月间总臭氧浓度的减少超过30%,而且在过去的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都会发生急剧且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约95%的臭氧都被破坏。南极的臭氧空洞面积达2720万平方千米,比整个北美洲的总面积还大。这一发现得到了其他许多国家南极观测结果的证实,如此惊人的臭氧减少引起了全世界极大的震动,臭氧层被破坏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臭氧总浓度的减少还不仅仅是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甚至其他中纬度地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

  为什么臭氧在北极和南极最容易受到损害呢?科学家的解释是,由于极冠区极夜期间的极低温(-80℃),以及极昼来临后阳光的持续照射和冰晶云作用,使得卤素碳化物与臭氧分子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使臭氧大量耗损,臭氧层减薄,直到形成臭氧空洞。

2.思考:

(1)臭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臭氧层被破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哪里?为什么?

壮丽的景观——南极冰山

  在南极周围的海洋中,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冰山,大约可达22万座,平均每座冰山重10万吨。体积之大,数量之多,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1956年,美国人观测到一座罕见的大冰山,长333千米,宽96千米。这样巨大的冰山,难道不是移动的岛屿吗?实际上它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大洋中的一些小岛。

  冰山,在海上看起来似乎是静止的,实际上它在移动,随着海流的方向移动。一般寿命可以维持10年左右。而北冰洋的冰山平均寿命仅有24年。

  南极周围漂泊的大量冰山,虽然美丽壮观,给大洋增色不少,但是对于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来说,冰山始终是可怕的威胁。还记得1912年,当时最豪华的泰坦尼克号客轮首航,就因撞上冰山而沉没的。电影中的镜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南极大陆的冰,约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的固体水库。如果能把这些冰运到沙漠地区可解决那里的缺水问题。目前,西亚国家,如沙特阿拉伯,正在研究把南极的冰运回本国,以解决缺水问题。美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国也在研究利用南极淡水资源的问题。

3.思考:

(1)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南极冰山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南极大陆周围的冰山对人类来说有哪些利弊?

(3)目前有哪些国家在考虑利用南极的冰山?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