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读印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
 
带,判断依据是
 

(2)图中C城市的名称是
 
,它是印度
 
工业中心.
(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
 
”.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
 
(粮食作物)分布区.
(4)A、B两城市中,
 
(填字母代号)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5)印度以
 
气候为主
 
,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丰富,但季节分配
 
,导致印度
 
灾害频繁.
(6)印度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
 
高原.
分析: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恒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黄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麻纺织工业,其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 印度农业发展得益于其推行的三次“农业革命”.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培育作物新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使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70年代开展的“白色革命”--引进、培育、推广优良水牛品种,大大提高了牛奶的产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向海洋进军的“蓝色革命”也得到蓬勃发展.
解答:解:(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判断依据是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2)图中C城市的名称是班加罗尔,它是印度电子工业中心.
(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水稻分布区.
(4)A、B两城市中,B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即孟买,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靠近棉花产地.
(5)印度以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导致印度旱涝灾害频繁.
(6)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故答案为:
(1)热;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2)班加罗尔;电子;
(3)绿色革命;水稻;
(4)B;靠近棉花产地;
(5)热带季风;西南;不均;旱涝;
(6)喜马拉雅;恒河;德干.
点评:本题考查印度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南极洲略图”,完成下列内容: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南美
南美
洲; B
大洋
大洋
洲;C
太平
太平
洋; D
印度
印度
洋;
E
大西
大西
洋; F
南设德兰群
南设德兰群
岛;G
长城
长城
站; H
中山
中山
站.
(2)南极洲气候有什么特征?
酷寒、降水稀少、多狂风
酷寒、降水稀少、多狂风
,其主要原因是
纬度高
纬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印度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印度人口已超
 
亿,仅次于
 
(国名).
(2)C河被印度称为母亲河,它是
 
河,D为
 
河.
(3)E为
 
高原,其南部的
 
(城市)是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F为
 
(城市),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业工业中心.
(4)B地降水较
 
,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宜种植
 
.(一例即可)
(5)20世纪60年代,印度推行“
 
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印度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印度人口已超______亿,仅次于______(国名).
(2)C河被印度称为母亲河,它是______河,D为______河.
(3)E为______高原,其南部的______(城市)是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F为______(城市),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业工业中心.
(4)B地降水较______,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宜种植______.(一例即可)
(5)20世纪60年代,印度推行“______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北省期末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印度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印度人口已超_______亿,仅次于_______(国名)。
(2)C河被印度称为母亲河,它是_____ 河,D为_____ 河。
(3)E为________ 高原,其南部的___________(城市)是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F 为______________ (城市),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业工业中心。
(4)B地降水较___ ,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宜种植_____________ 。(一例即可)
(5)20世纪60年代,印度推行“_____________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