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注意:每空1分共14分)

(1)写出图中数字、字母分别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称:

大洲: A ;D ; E ;F ;

大洋:① ;② 。

(2)大洲D和E的分界线是 ,大洲A和B的分界线是 。

(3)七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4)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界线是 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海峡。

(1)A北美洲、D亚洲、E非洲、F南极洲;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2)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3)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北冰洋

(4)乌拉尔、土耳其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A是位于西半球美洲大陆北部的北美洲,D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E是位于亚洲西南方向,并且形状像一把竖立的手枪的非洲;F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

(2)由上题可知,D是亚洲,E是非洲,两大洲的界线是位于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A是北美洲,B是表示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位于美洲大陆最狭窄处的巴拿马运河。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而最小的大洋洲只有900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达18000万平方千米,最小的北冰洋约为1310万平方千米。

(4)亚洲与欧洲是陆上界线最长的两个大洲,自北向南分别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海陆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新沂市七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如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 )

A.地球上昼夜之分更明显

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

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七上第二次月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板块学说认为,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 )

A.板块的碰撞作用 B.板块的挤压作用

C.板块的俯冲作用 D.板块的张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五四制七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山脉属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雪峰山 D.南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五四制七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

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C.少数民族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

D.每个省区分别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五四制六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

B.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D.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五四制六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

今冬深圳的PM2.5(下图)超标,医院呼吸道患者增多,你认为给王荣市长合理的建议有( )

A. 向每位市民分发口罩

B. 倡导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

C. 减少地铁线路和班次

D. 限制或禁止黄标车上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川康定地震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左图中的( )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2.从夏至到冬至,康定的黑夜时间(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再变短 D.不发生任何变化

3.根据上图,11月22日的四川康定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4.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或高架桥下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