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6.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
B.乙区域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丙区域雪山连绵,主要特征是高寒
D.丁区域优势能源是煤炭和石油

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A错误;
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故B错误;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其自然环境的特征是高寒,故C正确;
南方地区的优势能源是水能,北方地区优势能源为煤炭和石油,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上各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①鞍部,②山脊,③山谷,④陡崖.A地海拔高22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D.河床高,泥沙淤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提出了“3+2”首都经济圈及“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并称为“京三角”.它与“长三角”“珠三角”一起,并列为中国三大经济圈.
材料二:如图1为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图2甲乙丙为“京三角”“长三角”“珠三角”图.

(1)看图说出我国重工业基地是A;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C;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B;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D(填写字母).甲图中①省的行政中心是石家庄市;乙图中②是上海市,丙图中③是广州市.
(2)甲、乙、丙三个地区中,能源矿产丰富的是甲(甲、乙、丙)地区;连接甲丙两图的铁路线a是京九线.通过我们枣庄市的铁路京沪线(填铁路线名称).
(3)雾霾天气导致交通事故高发、高速封闭、飞机停飞等,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改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    B.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C.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杜绝建筑施工,减少工地扬尘
(4)甲图是图1中的B(A、B、C、D)工业基地,该基地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至少2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②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干旱B.湿热C.高寒D.酷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比例尺?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2)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所谓“物极必反”,那么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四周看,他将面朝哪个方向?(  )
A.B.西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